业务范围
搜索
当前位置:商标注册返回首页>>
"十二五"商标发展规划:国内注册商标力争达4800件
阅读:1470次 发表时间:
来源:浙江在线新闻网站
日前,《舟山市“十二五”商标发展规划》正式发布。根据规划,到2015年底,全市国内注册商标量要力争达到4800件,年均注册300件左右;新申请服务类注册商标100件;国际注册(境外注册)商标总数量达到300件。这是记者日前从市工商局获悉的。“十一五期间,舟山市的商标品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,特别是在商标注册方面。”据市工商局商广处处长张国华介绍,自2006年12月,浙江兴业集团有限公司的“兴业”商标成为舟山市第一件驰名商标后,浙江凯灵船厂的“凯灵”商标、弘生集团的“百家坊”商标、舟山海洋渔业公司的“明珠”商标等先后获驰名商标;特别是“嵊泗贻贝”、“舟山带鱼”、“舟山大黄鱼”、“普陀佛茶”等一批舟山名特产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,促进了舟山市渔农民的增效增收。
统计数据显示,至2010年底,舟山市已有地理标志商标15件,占全省的13%,居全省前茅。截至2010年底,舟山市有效注册商标3321件,现有中国驰名商标7件,省著名商标61件,市著名商标100件,省级商标品牌基地2个。据介绍,尽管舟山市商标品牌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,但还是存在商标有效注册数总量偏低、商标境外注册数严重不足等问题。
根据规划,舟山市在“十二五”期间,将确定重点培育发展品牌企业名单,完善驰名商标、省著名商标和市著名商标三位一体的培育体系,将“中华老字号”、“浙江老字号”作为著名商标重点培育对象。力争到2015年底,新增驰名商标3件,新增省著名商标30件,新增市著名商标80件,并逐步形成在国内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海水产品商标集群、塑机螺杆产品商标集群、修造船商标集群、农产品商标集群,为产业集群和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条件。
据了解,为进一步发挥商标品牌的效益,“十二五”期间,舟山市还将结合新区发展的实际,加强对船舶修造业、港口物流业、旅游服务业、新兴文化产业的商标注册;激活地理标志的公共资源属性,大力推行“农户+地理商标+市场”的商标经营模式,促进渔农业转型升级、渔农民增效增收。